59年陈毅途经成都,贺炳炎前来探望,却遭陈指责:你有罪,该抽你

【前言】 1952年10月份,四川那边有了大变动,川东、川西、川北、川南这四个军区合一块儿,成了四川军区。这时候,贺炳炎从青海那边调过来,当上了西南军区的副司令员,还兼着四川军区的司令员。 1959年的时候,陈毅外出办事路过成都,四川军区司令贺炳炎听说后,赶紧过来看望他。可谁想到,刚一踏进门槛,迎接他的不是热情寒暄,而是陈毅的一番“责怪”: 贺炳炎,你犯错了,得教训你一下! 贺炳炎一听,立马说自己有错,这到底是啥情况呢?贺炳炎到底犯了啥错呀? 【贺炳炎给陈毅“请罪”】 新中国成立后,陈毅就忙开...


【前言】

1952年10月份,四川那边有了大变动,川东、川西、川北、川南这四个军区合一块儿,成了四川军区。这时候,贺炳炎从青海那边调过来,当上了西南军区的副司令员,还兼着四川军区的司令员。

1959年的时候,陈毅外出办事路过成都,四川军区司令贺炳炎听说后,赶紧过来看望他。可谁想到,刚一踏进门槛,迎接他的不是热情寒暄,而是陈毅的一番“责怪”:

贺炳炎,你犯错了,得教训你一下!

贺炳炎一听,立马说自己有错,这到底是啥情况呢?贺炳炎到底犯了啥错呀?

【贺炳炎给陈毅“请罪”】

新中国成立后,陈毅就忙开了,他当上了国务院的副总理,还兼职外交部长。那时候,他每天的事情多得数不清,还得经常出国去访问。到了1959年,他在外出办事的路上,顺道去了成都,待了一小会儿。这事儿让成都军区的司令员贺炳炎知道了,他立马就去看了看陈毅。

贺炳炎从秘书那听到陈毅这次来是要探望他的双亲,心里头一惊,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压根儿不知道陈老总的爹娘原来在成都住着。想着这事儿,贺炳炎立马急了,赶紧跑到陈毅面前,连连道歉说:

陈老,我真的对不住您,我没能把二老照顾好。

陈毅听完之后,直接就说:“你这是不对,得批评你。”原来啊,他是觉得贺炳炎打听了他的行程,让贺炳炎为他父母操心了。陈毅心里过意不去,毕竟他不想因为自家的事给贺炳炎添乱,所以才这么“批评”贺炳炎。

贺炳炎是贺龙手底下的一员猛将,他投奔红军那会儿,刚好碰上贺龙他们刚开始建立湘鄂边的革命地盘,国民党反动派武装正玩命地攻打过来。

刚当兵没多久,贺炳炎就上了战场,他拎着一把大菜刀,一个人往前猛冲猛打,左劈右砍,一连干掉了好几个敌人,敌军看到他都吓得往后退。就这么一战,红军战友们开始管他叫“贺小龙”。

战争那会儿,贺炳炎可是个立大功的人。他在西北战场上带着队伍,打得敌人落花流水。打从娘胎里出来,贺炳炎就注定是个战士,南征北战二十多年,一共负了11次伤,身上留下了16道疤痕,最后连右臂都丢了。

全国解放那会儿,他身体已经累垮了,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肾炎这些病都找上了他,好几次都差点没了命。但他心里始终装着革命事业,把革命看得比啥都重。说到他的名字陈毅,那可是早就传开了,陈老总对他带兵打仗的能力和那股子作风,那是赞不绝口,特别认可。

全国范围解放之后,贺炳炎陆续挑起了西南军区副司令和四川军区司令的重担,同时还兼任成都军区司令和成都军区党委的领头人。

陈毅离开后,贺炳炎这个成都军区的头儿,就常去瞧瞧陈毅的爸妈。他发现,老两口竟然住在成都最繁华的一条街上,可那房子,破得不成样子。贺炳炎心里头那个不是滋味啊。

贺炳炎直接跟陈毅的父亲讲道:

您应该是陈毅副总理的父亲吧,要是有啥难处,直接跟我说。我保证给您保密,绝不会跟陈老总透露半个字,这点您大可放心。

接着,陈毅的爹妈放下了心里的戒备,和贺炳炎聊起了日常琐事。

陈毅的爸妈说,他们不太适应北京那边的天气,这并不是因为儿子儿媳不照顾他们。其实,陈毅每个月都会固定给他们打100块钱生活费呢。

他们觉得陈毅工作太忙,去打扰不合适,而且自己在四川住了这么多年,对这儿的环境和人都很了解。

贺炳炎边听边瞅瞅这寒碜的家,心里琢磨着得给俩老人换个好点的地方住。思来想去,他看中了半节巷里的小院子。老人们一听,却摆摆手说其他的好房子他们不要。

这房子条件这么好,我们真是愧对组织,也对不起老百姓。要是陈毅同志知道了,肯定也会责备我们的。

后来,贺炳炎始终惦记着那两位长辈的日常,直到1954年,陈毅和他的妻子张茜从日内瓦的国际会议返回,路过成都时,才晓得他们的父母已经搬家了。

而且,贺龙元帅对陈毅的父母生活也很上心,他老是对贺炳炎提起:

陈毅将军党性原则特别坚定,他是地道的四川成都人,在那儿有不少亲戚。但尽管如此,他从来不让家里人给组织找半点不便。

他直接跟贺炳炎说了,“你作为成都军区的头儿,得把陈毅的父母照顾好。”贺炳炎呢,也没辜负贺龙的期望。在四川工作的时候,他总是惦记着陈毅父母的吃喝拉撒,还有住的地方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。

每次贺炳炎到北京参会,陈毅都会特意安排饭局,来表示他的感激之情。到了1960年6月26日那天,贺炳炎突然因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作而陷入了昏迷。

过了几天,他一睁开眼,立马就让人去把军区后勤部长找来。自己还病着呢,就急着问起部队营房建得咋样了。他很有感触地说:

咱们当领导的,还有负责后勤的伙伴们,得时刻惦记着大家的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琐事。

1960年7月1号,贺炳炎走了,47岁。陈毅的老爸老妈听到这事儿,不顾身子骨弱,硬是从老远跑到成都军区来参加告别仪式。两位老人家扶着棺材哭得不行,心里头那个难受啊,嘴里还一直重复着:

“孩子啊,我跟你说……”

陈毅元帅知道这事后,心里特别难受,好长时间都没法平复下来。

说起来,陈毅元帅作为党的领头人,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,对家里人,包括父母,也是一样的标准。他甚至给父母立下了几条规矩......

【严于律己,对父母从不搞特殊化】

1950年春天那会儿,陈毅的老爸老妈特地跑到上海,去见他们二十多年没见的儿子。一见到上了年纪的爹娘,陈毅心里头那个高兴和激动啊,真是没法说。他赶紧给爸妈找了个舒服的地方住,好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在上海待下来。

有一天,陈毅和他的妻子张茜带着爸妈在城里逛了好久。但之后因为陈毅工作太忙,他们俩就没再继续陪爸妈出去玩。陈毅还特别跟爸妈说,让他们别随便出门。

陈毅的老爸天生爱动弹,老待在家里就憋得慌。所以,每到周六下午,他就忍不住给陈仁农这侄子打电话,喊他一块儿出去溜达溜达或者玩玩。陈仁农一听这茬儿,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,每次电话一来,立马就请假半天,还细心地给陈毅备好车。

原本以为去海边玩这事儿陈毅不知道,可到了第四个礼拜,我们俩打算好去海边瞅瞅风景。结果中午那会儿,陈毅冷不丁给陈仁农打了个电话,开口就说:

你下午别再请假咯,下了班直接来我家吃饭。

陈仁农这会儿意识到,他们搞的那个“悄悄行动”已经让人知道了。

吃完晚饭后,陈毅跟爸妈一起坐在桌子边,他脸上挂着笑,跟爸妈定下了三个小规矩:

爸、妈,咱们商量个事儿,以后咱家得立下三条小规矩,第一条就是,那公车啊,它是干正经事儿用的,咱们可别老拿它去办自个儿的私事。

第二,我虽然是个市长,但这身份和职位可不是你们出门办事的“尚方宝剑”,咱们得夹起尾巴做人,别显摆。

第三,没啥特别的事儿,咱们就老实待在家里,尽量少往外跑,这样也安全点。”

陈毅他爸听完之后,只能照做。他觉得不能随便出门实在是太不自在了。要知道,在老家的时候他是多么逍遥自在,现在到了上海,反倒被自家儿子给“管”住了,出门都不自由了。

1954年那会儿,陈毅被提拔成了国务院的副总理,需要从上海搬到北京来上班。没过多久,他爸妈也来了北京,说是想来看看他,结果这一住就是整整三年。

不过,他们心里一直惦记着老家。到了1957年,两位老人决定离开陈毅,回到四川。走的时候,陈毅又特地叮嘱他们:“得定几条规矩”,回到老家后所有事情都得自己搞定,不能去麻烦任何领导或政府。他坚持自己的立场,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。

陈毅的爸妈也是一个劲地点头同意。回到成都后,他们就找人帮忙,在兴隆巷子一个大院里租了两间小屋,跟普通老百姓没啥两样,安安静静地住下了,谁也没告诉。除了几个亲近的家人朋友,还有贺炳炎,其他人压根不知道这两位老人其实就是陈老总的双亲。

所以,贺炳炎立马觉得自己没尽好职责,身为四川军区的头儿,竟然连陈老总父母的住处都不清楚,他心里头那个自责啊,觉得自己“太不称职”了,直接向陈毅请罪,让陈毅给他点惩罚。

说起来,贺炳炎其实没啥过错,但他自个儿觉得,作为四川军区的头儿,他没把陈毅的父母照顾好,心里过意不去。反过来,陈毅还跟他开玩笑,说他“有罪”,原因竟是贺炳炎关心过度,还查起了他的行踪,特地关照他的家人。

陈毅这位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,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从不特别关照,也从不给他们开后门,就连对待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的原则。

陈毅刚当上上海市市长没多久,单位考虑到他父母年纪大了,就安排他们搬到了上海,小妹也跟着一起来了。这时候,小妹心里琢磨着,二哥现在是上海的大官了,自己可以跟着沾点光,过上好日子。

没想到,陈毅直接跟小妹讲道:

新时代里,你得靠自己努力谋生。

小妹想让陈毅帮忙写张条子,好让她能进大学读书,但陈毅硬是不肯答应。他表示:

这个证明我不能帮你开,我作为上海市的市长,你有能耐就自己去参加考试,要是考不上就回四川去。

1963年5月份9号那天,陈毅跟着刘少奇跑完印尼、缅甸、柬埔寨这三个国家后,顺路经过昆明,打算去越南瞧瞧。可就在路上,他收到了母亲过世的消息。尽管心里头难受,他还是强忍着悲痛,给大哥陈梦熙写了封信,简单交代了母亲后事的处理。

这封信里头反反复复提到,别让省里头给咱补贴,现在国家正难着呢,不能搞特殊照顾。信里头还讲了:

我一辈子都在尽力管好自己,遵守规矩,不想给单位添麻烦,这都是真心话。

陈毅大将军一贯这样,职位虽高但对自己要求很严,从来不给家里人搞特殊,反观贺炳炎大将,他是个特别重感情的人。他们这种崇高的品德,真的值得咱们年轻人好好学学!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


相关资讯